首页 > 财经 >

两家公司退场,宗馥莉 “精简战” 升级

发布时间:2025-10-09 11:35:21来源:
10 月 9 日,企查查最新信息显示,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注销流程,这家 2021 年成立、注册资本 1000 万元的企业,曾承载着娃哈哈在健康管理服务领域的探索野心。而这并非孤例 ——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 8 月 28 日,成立于 2015 年、注册资本 2500 万元的江山娃哈哈宏振饮用水有限公司已与之一同进入简易注销程序,公告期于 9 月 16 日结束。
股东信息清晰揭示了两者与宗馥莉的关联:均由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宗馥莉以董事及最终受益人的身份位列其中。至此,2025 年以来,宗馥莉主导注销的娃哈哈系公司已增至五家,此前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桂林娃哈哈饮用水、浙江宏振智能芯片等企业已先后离场。这场贯穿全年的 “注销潮”,正将这位接班后的战略意图暴露无遗。
二、注销名单藏玄机:砍掉 “无效投入”,聚焦饮料主业
梳理五家被注销企业的共性,不难发现宗馥莉的取舍逻辑:
  • 跨界试错业务被清退:2019 年由宗庆后亲自主导设立的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曾被寄予高科技转型厚望,却因无公开研发成果与商业合作黯然注销,成为宗馥莉 “不为非战略方向买单” 的直接证明。而成立四年的健康管理公司,同样因未能交出亮眼成绩被划入 “边缘业务” 范畴。
  • 产能冗余板块遭剥离:江山、桂林两家饮用水公司的注销,直指娃哈哈核心业务的痛点 ——2025 年华东市场纯净水市占率已跌至 12%,在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的挤压下,区域重叠的产线已成 “拖累项”。
“这不是断臂求生,而是资源重配。” 业内分析指出,年营收超 700 亿的娃哈哈正通过 “做减法” 集中火力:一边注销非核心公司,一边斥资 10 亿新建饮料生产线,同时以 300 万元年销为门槛优化经销商体系,将资源锚定茶饮、功能性饮料等主业赛道。
三、注销背后的权力博弈:54% 控股权的 “清障行动”
注销动作的密集度,与娃哈哈股权纠纷的进度高度重合。宗馥莉在 6 月遗产风波后回归总部主阵地,随即于 8 月底采取两项关键行动:接受《财经》专访明确股权继承事实,同时向最高法、最高检实名举报杭州上城法院,要求加快职工持股会股权案审理。
这场诉讼的核心关乎娃哈哈的控制权:宗馥莉已继承父亲宗庆后 29.4% 的股权,但 24.6% 的职工股因退休员工起诉陷入 “冻结” 状态。若胜诉,她将合计持有 54% 股权实现绝对控股;若败诉,不仅控制权旁落,更可能影响企业稳定。此时注销边缘公司,实则是一场 “清障运动”—— 既通过简化资产结构减少诉讼牵扯的靶子,也向国资股东(持股 46%)释放 “聚焦主业、规避关联交易风险” 的信号,缓和此前因宏胜集团与娃哈哈利润差距引发的 “利益输送” 质疑。
四、结语:“宗馥莉时代” 的开局考验
从注销公司到举报法院,从渠道改革到产能调整,宗馥莉的 “组合拳” 勾勒出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比起宗庆后的 “多元化试错”,她更强调 “职业化升级” 与战略聚焦。但这场变革仍面临多重考验:如何在精简中避免核心人才流失?聚焦主业后能否突破农夫山泉等对手的围堵?股权纠纷的审结结果又将带来怎样的变数?
对于这家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饮料巨头而言,注销不是终点,而是适应新竞争环境的起点。宗馥莉能否用 “减法革命” 守住 700 亿商业帝国,答案或许藏在下一轮产品创新与市场数据中。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